摘要:藝術收藏品的流動性並不遵循某種透明的模式,難以評估,因而幾乎不可能為作品賦予始終如一的經濟價值。此外,一些明顯的不對稱和不平衡,使藝術“賭注”均衡地發生,令人興奮且得到滿足。然而,從更加傳統的財富管理角度來看,這些現象則充滿危險,且不夠明智。市場被扭曲了嗎? 當前,新入市的…
藝術收藏品的流動性並不遵循某種透明的模式,難以評估,因而幾乎不可能為作品賦予始終如一的經濟價值。此外,一些明顯的不對稱和不平衡,使藝術“賭注”均衡地發生,令人興奮且得到滿足。然而,從更加傳統的財富管理角度來看,這些現象則充滿危險,且不夠明智。
市場被扭曲了嗎?
當前,新入市的收藏家通常會被全球各地蓬勃發展的超級畫廊所吸引;這些畫廊將藝術界的地理擴張和金融化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一些買家關注易於辨認的作品,要求收藏品能象徵某種身份地位,並能保持價值。在這樣的原則下,他們最終錯誤地買進一些沒有什麼前景,至多只能補償自身成本的作品。更有可能的是,收藏家購得的作品與藝術家在某種合同機制下為畫廊創作的數十件乃至數百件類似作品難以區分。作品的經濟價值具有純粹抽象的特點,取決於第一次成交的價格。這就導致了當今藝術界一個格外引人注目的事實:眾多藝術傢俱有重要歷史意義的作品的拍賣價格往往低於初級市場由畫廊提供的新作品。誠然,市場缺乏透明度要歸咎於畫廊。與此同時,畫廊往往亦控制二級市場的主體,因此能夠阻止大部分作品被交付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