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收藏新聞  > 春拍回暖水彩畫成潛力股,市場能有多大?

春拍回暖水彩畫成潛力股,市場能有多大?

2013/8/28 2013-08-28 09:18:38 來源: 收藏投資導刊 (責任編輯:李飛)

摘要: 2013年春拍,市場局部性回暖,尤其書畫板塊,古代書畫行情見長,近現代市場直逼2011年的價格,當代水墨也逐漸開始發力。一直在油雕板塊偏為冷門的水彩畫,由於一場水彩畫專場的拍賣而受到更多的關注.也由於價格還未受到過多市場運作,水彩畫在今春被稱為“收藏正當時的潛力股”。但從水…

推薦關鍵字 春拍回暖 水彩畫


  2013年春拍,市場局部性回暖,尤其書畫板塊,古代書畫行情見長,近現代市場直逼2011年的價格,當代水墨也逐漸開始發力。一直在油雕板塊偏為冷門的水彩畫,由於一場水彩畫專場的拍賣而受到更多的關注.也由於價格還未受到過多市場運作,水彩畫在今春被稱為“收藏正當時的潛力股”。但從水彩畫的市場特點來看,極為有限的市場份額,讓它的升溫更多的是隨波逐流,沒有市場基石而容易擱淺。從水彩畫的創作來看,在中國傳統藝術與西方油畫藝術兩大板塊的擠壓下,水彩畫作品更多的仍然是小品和隨筆寫生,而這樣的題材也就造決定了水彩畫在未來市場的局限性。

  徐悲鴻刷新記錄,水彩畫為春拍油雕板塊增色

  今年春拍,上海泓盛推出“紀念哈定誕辰90周年水彩藝術專場”,這是泓盛繼2012年春拍“中國早期水彩畫專場”之後的第二場水彩畫專場。上拍了國內第二代水彩畫藝術家哈定的56件水彩畫精品,最終87.5%成交率以及930萬元成交額的成績頗為喜人。但這場拍賣更重要的意義並不在於其成交額,而在於這個專場所引起的藝術市場對水彩畫的關注,以及由其成交成績所反映出的水彩畫的市場潛力。

  無獨有偶的是,在2013春拍中,不止這一個例子在為水彩畫市場示好。泓盛春拍上,除了哈定專場之外,其油雕專場上拍的早期水彩作品成交也頗為理想,19件成交14件。在羅中立專場中,占到總拍品份額2/3的30件水彩寫生小品也以半數成交。

  上海拍賣行朵雲軒,也一直在油雕板塊上不斷的推出早期水彩畫藝術家的作品。今年春拍中,朵雲軒上拍17件水彩畫,其中包含孫眉孫、雷雨、李詠森在內的早期重要水彩畫藝術家的10件作品全部成交,且過半數是以超高估價成交。最突出的是徐悲鴻1917年為恩師康有為所作水彩畫《康南海六十行樂圖》以1610萬元成交,刷新了徐悲鴻水彩作品《群馬》在2006年瀚海秋拍上561萬元成交創下的個人水彩畫拍賣最高記錄,以及由其維持的國內水彩畫拍賣最高紀錄。

  而從全國範圍來看,相對于上海泓盛和朵雲軒一直持續推出水彩畫作品的節奏相比,北京榮寶今春在“中國油畫及雕塑”專場的135件拍品中設置了33件水彩畫的比例,更便於一窺水彩畫今春的市場行情。從成交成績上來看,水彩畫市場行情也很值得肯定:33件作品只有2件流標,成交的作品中有20件以超過最高估價成交。

  未被染指的“處女地”,讓水彩畫成市場潛力股

  水彩畫在今年春拍市場萌生,一方面源於其本身藝術價值的再發現。另一方面,更多原因在於市場降溫造成當代藝術版塊落底調整,市場需要新的版塊刺激發展,而水彩畫這塊未被開採的“處女地”不失為一個選擇。

  水彩畫與油畫一樣,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傳入中國的“舶來品”。由於水彩畫的傳入是中國社會由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度的特殊時期,水彩畫便於廣告、月份牌的創作,與油畫相比,更具有功能性。而且又因為水彩畫和傳統水墨有相似之處,在通往西方油畫藝術的道路上,水彩畫成了必經的驛站。很多油畫藝術家在創作中用水彩寫生和打稿,這讓在國外被作為獨立畫種的水彩畫在中國失去了獨立性。尤其到油畫藝術被國人熟練掌握後,很少再有藝術家用水彩畫創作大型作品。藝術上的地位也就造成了水彩畫在藝術市場上一直附屬於油畫版塊,而長期被忽視。

  也就是因為水彩畫更容易被國人所接收,在西方藝術傳入中國早期,產生了一批重要的水彩畫藝術家,“土山灣畫館”培養的徐詠青、周湘、張充仁等在當時都主要以水彩畫創作。第一代油畫藝術家們也都有扎實的水彩畫功底,他們在這時期創作的水彩畫不僅具有藝術價值,更具有歷史價值。國內藝術教育的“教父”徐悲鴻在早年初闖上海時,水彩畫在他的作品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1916年哈同花園組織的競試中,他就是以巨幅水彩倉頡像脫穎而出的。朵雲軒今年春拍1610萬成交的《康南海六十行樂圖》也是那個時期徐悲鴻的重要作品,作品勾畫精緻、佈局巧妙,可見作品用心程度,藝術價值完全不輸於他的油畫作品。

  但就是因為這些水彩畫沒有被看做獨立畫種,當中國油畫藝術在國際資本的席捲中急速上漲的時候,這些作品卻被忽視了。油畫藝術經過一輪價增長,從2011年開始沉澱、調整的時候,這些在第一輪市場增長中未被開採的水彩畫,由於兼具中國繪畫和西方繪畫的特質,或將成為下一個“隨風起舞”的版塊。

  水彩畫市場特點:水漲船高

  水彩畫從2000年開始出現在拍賣場上,在至今數十年藝術市場的浮沉中,都沒有形成市場規模。根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的資料顯示,從2000年春拍開始,水彩畫的上拍量除幾次超過200件以上,更多的時候保持在幾十件,2011年之後有所提升,但也沒有超過200件,相比書畫、瓷雜、油畫、等版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2012年春拍上泓盛就曾推出過“中國早期水彩畫專場”,上拍了從臺灣徵集的500件水彩畫,作品涵蓋孫眉孫、李詠森、潘思同、雷雨四位中國早期重要的水彩畫藝術家。雖然由於委託方要求500件作品以一個標的出售的要求導致了這些作品場上流標,但這一次早期水彩畫的大規模亮相,也讓市場開始注意到早期水彩畫藝術家。

  回顧水彩畫的上拍紀錄,那些佔據top前列的都是早期油畫藝術家的水彩畫作品:翰海2006年秋拍徐悲鴻《群馬》561萬、匡時2010年秋拍顏文樑《春夏秋冬四景山水》112萬元、2013年春拍陶冷月十二《花卉》51.75萬元。而那些早期水彩畫藝術家的作品,只能拍到10萬以內的價格,燒造他們的國畫或油畫作品的成交價要高與水彩畫。李詠森作為中國早期水彩畫的開拓者,作品上拍的最高紀錄卻是由他的國畫作品保持著。

  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原因在於,水彩畫尤其是早期水彩畫的市場,是附庸在藝術市場對二十世紀早期油畫進行市場梳理的基礎上建立的,在“老油畫”版塊市場價位較高的藝術家,水彩畫價位也相對較高。

  這種附屬性也發生在當代藝術家的水彩小品畫中:上海泓盛今年春拍中推出“羅中立藝術專場”,其中上拍了30件羅中立用水彩創作的速寫小品成交半數,其中不乏超過高估價成交者。當代藝術在經過了2011年井噴之後,經過兩年的回落,市場有所平緩,但仍然相對高昂的價格,讓那些剛入場或是小資本的藝術投資客選擇名家小品、手稿一類的作品,而水彩畫無疑也是極具觀賞性的。

  水彩畫市場前景:身份局限造成的市場局限

  水彩畫在國外市場與國內市場境遇大相徑庭,今年6月份,德國拍賣行Auctionata舉行的網路拍賣上,一副席勒的水彩作品《斜躺的女子》以235萬美元的價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