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紅木價格不斷上升,一根木能換一棟樓,在藏市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尤其是黃花梨,近十年間,海南黃花梨所演繹的價值飆漲空間就像瘋狂的石頭和田玉一樣神奇。其實,從明代以來,世人對黃花梨的喜愛一直沒有間斷過,這可以從很多古傢俱中得以佐證。黃花梨羅漢床、書櫃、椅凳、桌塌,一直是明清時期文人墨客鐘意的時…
近些年,紅木價格不斷上升,一根木能換一棟樓,在藏市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尤其是黃花梨,近十年間,海南黃花梨所演繹的價值飆漲空間就像瘋狂的石頭和田玉一樣神奇。其實,從明代以來,世人對黃花梨的喜愛一直沒有間斷過,這可以從很多古傢俱中得以佐證。
黃花梨羅漢床、書櫃、椅凳、桌塌,一直是明清時期文人墨客鐘意的時尚用具。據明代《博物要覽》記載:“花梨產交廣溪澗,一名花櫚樹,葉如梨而無實,木色紅紫而肌理細膩,可作器具、桌、椅、文房諸器。”文中對此木材的產地、質地及用途的描述,可謂具體而詳盡。而追述用花梨木製作器物,唐代的《本草拾遺》中就已有“櫚木出安南及南海,用作床幾,似紫檀而色赤,性堅好”的記載。從古籍的記載中不難發現,黃花梨之所以可人,是因為其色、性俱佳。除了這種木材的木性極為穩定外,其如同犀角般的木色質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豁達中庸、平和內斂、外柔內剛等思想一直是儒家所宣導的。黃花梨這一木材不管寒暑,不變形、不開裂且韌性佳,適合作各種彎曲度很大的異形傢俱;尤其是細而不滑的材質,讓人有觸手溫潤之感;這都與古文人的文化基因非常契合。而黃花梨最讓世人心跳的還屬那蘊含著的行雲流水般的紋理。說起這些暗藏的紋理,不得不提及它的“鬼臉”。從明朝至今,這張臉就像是一塊巨大的“磁鐵”,數百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