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晉陸機《平復帖》手卷晉代陸機手書的《平復帖》,距今1700年,是我國現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名家墨蹟。然而,《平復帖》到明代時就已嚴重剝蝕,不易識讀。啟功先生的《平復帖》釋文開啟了現代研究《平復帖》的先河,2007年,學者繆關富的《啟功<平復帖>質疑》更是把研究工作推進了一步。
西晉陸機《平復帖》手卷
晉代陸機手書的《平復帖》,距今1700年,是我國現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名家墨蹟。然而,《平復帖》到明代時就已嚴重剝蝕,不易識讀。啟功先生的《平復帖》釋文開啟了現代研究《平復帖》的先河,2007年,學者繆關富的《啟功<平復帖>質疑》更是把研究工作推進了一步。隨著學術研究的逐步深入,一個讓學術界能夠認可的《平復帖》釋文可能會出現。
晉代陸機手書的《平復帖》,距今已1700年,是由章草向今草演變的過渡書體,除“珍榮”二字相連以外,字字獨立,氣韻連貫。線條蒼枯厚重,點畫精到,篆籀氣息很濃。是我國現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名家墨蹟。此帖清代入藏清宮,1937年,大收藏家張伯駒以4萬元大洋將《平復帖》收於家中。1956年,張伯駒將《平復帖》捐獻給國家,現藏故宮博物院。
《平復帖》到明代時就已嚴重剝蝕,不易識讀。時至現代,才有了啟功先生的釋文,由此開啟了現、當代研究《平復帖》的先河。2007年,學者繆關富先生發表《啟功<平復帖>質疑》的文章,把《平復帖》的研究工作又向前推進一步。
20世紀60年代,啟功先生目睹了《平復帖》真跡,引起了對原帖研究的極大興趣,在原有研究的基礎上又有新的突破並通釋了原文。啟功的釋文是:“彥先羸瘵,恐難平復。往屬初病慮不止此,此已為慶。承使唯男,幸為複失,前憂耳。吳子楊往初來主,吾不能盡。臨西複來,威儀祥跱,舉動成觀。自軀體之美也,思識愛之邁前。執所恒有,宜稱之。夏伯榮,寇亂之際,聞問不悉。”大意是:彥先患了很重的肺癆,身體非常虛弱。要想恢復健康恐怕很難了。以往初病時沒有考慮到病情會發展到如此嚴重的地步,但是還沒有危及到生命,這也算是一件慶倖的事了。這個唯一能夠繼承家業的男子,興許能夠恢復健康,但誰也說不定。前些時還憂慮著呢。吳子楊初次來見,陸機怠慢了他,待陸機要到洛陽入仕的前幾天,吳子楊第二次見陸機,陸機見他穿戴整齊,儀錶堂堂,舉止瀟灑,渾似一個美男子,思索著此前的吳子楊而產生愛意。按照原來執行的恒定規矩,吳子楊可以使用,他是個稱職的人。至於夏伯榮,在寇亂之中沒有聽到他的消息。
後來,學者繆關富先生對《平復帖》原文和啟功的釋文做了認真研究,提出了新的見解。繆的釋文是:“彥先羸瘵,恐難平復。往屬初病,慮不止此,此已為慶。年既至男,幸為複失,甚憂之。吳子楊往初來,主吾不能覩。臨西複來,威儀詳跱,舉動成觀,自軀體之(善)也,思識夢之邁,前(軌)所□,後宜矟之。尋伯榮,榮寇亂之際,聞問不悉。”大意是:彥先患了肺癆,恐怕難以恢復健康,以前患病時沒有考慮到病情會發展到如此嚴重的地步,但還沒有危及生命,這已經是比較慶倖了。人到壯年,有一定的抵抗力,興許會恢復健康,這只是一個願望。他的身體實在叫人擔憂。吳人楊往初次來見陸機,作為主人的陸機認為不能見他。後來陸機要到洛陽做官,楊往二次拜見,這時的楊往威儀齊整,舉止瀟灑,挑不出不合禮儀的地方。楊往認為陸機做夢都不會想到自己的優秀。但是陸機對楊往的印象卻非常壞,此人不但不能任用,以後遇到機會還要懲處他。尋找伯榮的事,因為是寇亂之中,無法得到他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