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收藏新聞 > 宋金時期雙魚銅鏡鑄造精良清晰映照古人生活
摘要:銅鏡的鑄造與使用在我們國家可以說是歷史相當悠久,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廣泛的開始使用。從歷史車輪中我們翻閱銅鏡的歷史,銅鏡的出現歷史可以追溯於三千年前,流行於春秋戰國時期,到了漢代呈現鼎盛時期,唐代時期的銅鏡繁辱華麗,到了宋元時期依然流行。從其流行程度、鑄造技術、藝術風格和其成就等幾個方面來看,戰國…
銅鏡的鑄造與使用在我們國家可以說是歷史相當悠久,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廣泛的開始使用。從歷史車輪中我們翻閱銅鏡的歷史,銅鏡的出現歷史可以追溯於三千年前,流行於春秋戰國時期,到了漢代呈現鼎盛時期,唐代時期的銅鏡繁辱華麗,到了宋元時期依然流行。從其流行程度、鑄造技術、藝術風格和其成就等幾個方面來看,戰國、兩漢、唐代是三個最重要的發展時期。
古人在實踐中發現,清澈平靜的水面可以照見自己的容顏,後來人們用盛水的器具來照面整容。盛水的器具先是用陶做的,後來又出現了用青銅鑄造叫做“鑒”的器物。““鑒”這個字被引申為檢驗或對照自己的行為,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因此銅鏡也就有了更加深廣的文化含義。
宋金時期銅鏡直徑12cm(圖片由商家提供)
宋代時期以文治天下,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塊銅鏡就是宋金時期的青銅雙魚鏡,雙魚的造型紋飾,在宋代時期的龍泉窯上面比較多件,有同向的,也有對象的。靈動活潑,即反映出了雙魚在水中嬉戲靈動暢遊的身軀,同時也反映了宋人安逸幽靜的生活。這塊銅鏡,鑄造打磨的相當精細,包漿老潤自然。品相完整,歷經了千年,今天又重新映照我們的生活。
宋金時期銅鏡直徑12cm(圖片由商家提供)
關於銅鏡的辨偽,在各個時代仿鏡的類型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種類型的鏡子,不同時代仿製也有側重點。辨別古銅鏡的真偽,首先應該從銅鏡的性質、紋飾、表現的內容等方面,對各時代的銅鏡進行充分的瞭解。今天咱們在市場上看到的古代銅鏡,絕大多數都是出土的生坑,有很多是古代時期遺留下來的陪葬品。在古代的墓葬中,很多墓葬水銀含量都比較高,因此今日出土的銅鏡大多都受有水銀的染變。但因銅質的優劣及水銀的強弱,它的水銀色也自不相同,有銀色的、有鉛色的。銅鏡的質地晶瑩,受到地下水銀沾染,年久入骨,滿背水銀,千古亮白,稱為銀背;如果銅鏡受血水穢汙、再受水銀侵入,其銅質複雜,則色如鉛,年遠色滯,稱為鉛背;還有半水銀半青綠朱砂堆的,先受血肉穢腐,其半日久釀成青綠,其半淨者,乃染水銀,故一鏡之背二色間雜也。現在的銅鏡以銀背者為上品,鉛背次之,青綠又次之。如果鉛背埋土年遠,遂變純黑,便稱之為黑漆古,價格最高,但這種顏色也較易偽作,遇到這類銅鏡,還需要仔細辨別。
如今,銅鏡離我們的生活好象越來越遠了,但人們仍然對品種繁多,內涵豐富並極具藝術價值的銅鏡懷有濃厚的興趣。隨著市場價值的增高,銅鏡也隨之會被更多的藏家收藏。
(責任編輯:劉家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