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收藏新聞 > 錦江近西煙水綠元龍泉梅子青一抹翠色傳萬世
摘要:龍泉窯興盛於南宋時期,南宋時期的龍泉窯,釉層較厚,釉色青翠,分為粉青釉,梅子青釉和黑胎仿官窯的月白釉,米色釉等等。龍泉自南宋中期進入鼎盛,隨著南宋王朝走向衰敗,元代政府建立。改朝換代的變革也並沒有阻礙龍泉窯的燒造和發展。相反,由於天下統一,忽必烈統治的元朝政局穩定,並且元政府十分重視對外貿易,大家都…
龍泉窯興盛於南宋時期,南宋時期的龍泉窯,釉層較厚,釉色青翠,分為粉青釉,梅子青釉和黑胎仿官窯的月白釉,米色釉等等。龍泉自南宋中期進入鼎盛,隨著南宋王朝走向衰敗,元代政府建立。改朝換代的變革也並沒有阻礙龍泉窯的燒造和發展。相反,由於天下統一,忽必烈統治的元朝政局穩定,並且元政府十分重視對外貿易,大家都知道元青花,遠銷到波斯土耳其,伊朗等國。由於文化的多元性和對外貿易的加強,使得南方的龍泉窯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龍泉窯窯址在浙江,沿甌江兩岸綿延分佈,可以說是白天窯火映紅了天空,窯廠的數量和生產規模都非常大。元代時期,從工藝上龍泉窯繼續傳承了南宋時期制瓷手法,元代早期風格依然與南宋時期比較相似,隨著元代政府對外貿易的需求量逐漸增大,龍泉窯的製作在保留了前朝遺風的同時,加入了蒙元自己的特徵,使得元代時期的龍泉窯在胎質和釉色方面在後期與宋代比較更加青翠。胎薄釉厚,釉面多次施釉,在燒造工藝方面,元龍泉多半採用餅支燒,因此元龍泉的底足基本無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