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收藏新聞  > 當代陶瓷的未來前景是值得期待的

當代陶瓷的未來前景是值得期待的

2014/7/24 2014-07-23 15:22:39 來源: 北京商報


摘要: 趙傳玉瓷版畫作品劉樂君《沐春圖》呂金泉《童年的記憶》說到瓷石和高嶺土,似乎平淡無奇,更難與藝術相連,然而卻能“浴火重生”締造成為永恆的經典,可謂一種傳奇,而“點土成金”的正是中國古人的智慧。時至今日,中國瓷器依舊備受青睞,也一直是拍賣市場…

推薦關鍵字 當代陶瓷

趙傳玉瓷版畫作品

劉樂君《沐春圖》

呂金泉《童年的記憶》

  說到瓷石和高嶺土,似乎平淡無奇,更難與藝術相連,然而卻能“浴火重生”締造成為永恆的經典,可謂一種傳奇,而“點土成金”的正是中國古人的智慧。

  時至今日,中國瓷器依舊備受青睞,也一直是拍賣市場的重頭戲,今年春拍以2.8億港元成交的明成化雞缸杯又一次創造了陶瓷拍賣中的天價。在古瓷市場持續高歌猛進的同時,當代陶瓷的市場表現卻有些落寞。對於這種現狀,景德鎮陶瓷學院設計藝術學院書記呂金泉表示:“目前尚未形成廣泛影響,市場整體的價位還很低,應該說當代陶瓷的市場價格與藝術價值並不對等。在古瓷市場價高且真假難辨的今天,景德鎮當代陶瓷已經在一些獨具慧眼收藏者的推動下,‘潛’入藝術品投資收藏市場,對於藏家來說,不如換個角度進行陶瓷收藏,當代陶瓷市場未來的前景值得期待。”

  瓷都景德鎮的前世今生

  從遠古時期的簡易陶器、商周時期的原始瓷再到東漢時期的青瓷,中國陶瓷經過漫長的歲月終於邁入嶄新的時代。這種跨越不只是對焙燒溫度的把控,更是燒制工藝的巨大提升。雖然在六朝時期、隋唐、五代各有發展,但毫無疑問的是,中國陶瓷的第一個巔峰屬於宋代。除了燒瓷技術的成熟,更有風格迥異的各地名窯遍地開花。時至今日,中國陶瓷依舊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的藝術傳奇。

  “新平冶陶,始於漢世”,講的正是景德鎮的前世。新平即景德鎮,又名昌南鎮,從漢代開始,這裡的窯火就從未停息,唐代起開始燒制青瓷,五代時期燒制白瓷。宋代燒制的青白瓷,“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罄”,也正因如此,西元1004年被賜名景德鎮。元代時期,景德鎮創燒出釉下彩的青花、釉裡紅、“樞府”釉瓷,至明清時期,景德鎮成為中國的瓷都。

  “工匠來八方,器成天下走”,景德鎮當時的繁榮盛況可見一斑,這股千年不息的窯火造就了瑰麗璀璨的陶瓷藝術,也讓景德鎮乃至中國享譽海外。當時的中國瓷器遠渡重洋銷往海外,深受歐洲王室貴族的追捧,甚至一度成為財富和身份的象徵。比如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在凡爾賽宮內修建托裡阿諾宮,專門陳列中國青花瓷;波蘭國王奧古斯都二世收藏瓷器2萬餘件,甚至以近衛騎兵交換中國瓷器,可謂中國瓷器的狂熱愛好者。

  那麼,在中國那麼多名窯之中,為何景德鎮能夠異軍突起,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瓷都呢?呂金泉多年來一直從事陶瓷藝術的研究與創作,對此有著深刻的見解。他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首先景德鎮的地理環境優越,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礦產資源,比如燒窯的燃料——松木,以及燒瓷用的高嶺土;其次,發達的水系使瓷器可以通過鄱陽湖運送到九江以及國內的許多口岸;再次,這裡是山區,避免了很多戰亂。最重要的一點是,全國各地的能工巧匠不斷彙集到景德鎮,使得景德鎮的做瓷工藝日益精進,從釉上彩繪、青花、釉裡紅到釉下彩繪等表現手法不斷豐富,明代之後,景德鎮逐漸成了全國的制瓷中心”。

  中國瓷器的收藏熱潮,使得China一詞成了“中國”與“瓷器”的雙關語,但其起源問題卻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不過各種來源China的意義更加多彩起來。《英漢辭海》中指出,China作為瓷器的含義,源于波斯語chini;《梵文典》指出,China源于古梵文“支那”;也有人認為與絲綢存在莫大的關係;另外有說法提出China來自“長安”的諧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