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收藏新聞  > [專訪]溯源-器工坊:美器引領傳統文化溯源重拾曾經的美好

[專訪]溯源-器工坊:美器引領傳統文化溯源重拾曾經的美好

2014/7/14 2014-07-11 06:38:30 來源: 雅昌收藏頻道作者:公子扶蘇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後豈堪誇。

  ——元稹《一七令·賦茶》

  古人悠閒而浪漫,可舉杯邀明月,可撫琴弄月,為一口茶可煞費周折,工序繁瑣的煎煮,尚悠然自得,愜意優雅。當代社會人心浮躁,生活節奏過快,誰還有心思“銚煎黃蕊色”,有閒情看“碗轉曲塵花”?大多是幾顆茶葉,一瓢開水,不銹鋼保溫杯蓋子一捂,待稍涼牛飲一般灌下,莫說是品茶,連飲茶都算不得,如妙玉所說,不過是解渴的蠢物罷了。安不知,我們失去的,不僅是某些人眼裡“作”的那些茶道具,更嚴重的是失了那份閒情、那份浪漫,和品味生活的機會。

三代蘇山香爐

  閒人閒逛得閒處美器精工動閒人

  一次偶然的機會,扶蘇來到了北京市朝陽區東大橋路9號僑福芳草地大廈,在地下二層發現了一家店鋪,店裡的佈置和器皿,都非常漂亮,繪製的圖案也精巧而華麗。雖大多是和風藏品,如日本鐵壺、九穀燒等,但畢竟日本文化源自中國,一脈相承。

  透過那漂洋過海,經過千年演變的紋飾,繁花似錦,拙巧得宜的器皿,仿佛看到了曾經位於世界之巔的大唐盛世。抬頭一看店名,“器工坊”。器者,工為之;坊者,琢器之地。看多了古月、閑雲、博雅,聽多了某軒某閣某堂,見多了標榜收藏、藝術,將器物托在雲端,不食人間煙火,忽略了器皿實用本質的商家,這個名字一語中的,倒也新鮮樸素接地氣,讓人看了沒來由的舒坦。

九谷燒櫻花梅陶制咖啡杯對杯

  古玩、藝術品收藏大多是買斷再售,或前店後廠,而且大多標榜“藝術”,不食人間煙火。這家店卻不一樣,走的是大牌代理路線,而且都是大名鼎鼎的品牌,比如日本九穀,大淵銀器,清課堂,茗香會等。而且大多是實用器。與店員閒聊數語,得知“器工坊”是嘉華合眾投資自創的高端生活藝術品品牌。主要經營茶道具、香道具及餐具、金銀裝飾品等中高端商品,將藝術和生活融為一體,以器為媒,讓生活優雅起來。更驚喜的是還有一些日本大師作品及部分古董。默默記下店名。。。。。。

文玩展現場

  文玩展閒人閒聊天小展位暢談大傳承

  第四屆北京國際文玩展,能想像得到,肯定是各種珠串、橄欖核雕、核桃遍佈,這裡茶蟲一隻蹓躂著尋覓好玩的竹雕茶海小擺件。不曾想,在一堆核桃、核雕裡,出現了一抹異國風情。日本七寶燒、蒔繪漆盒、香插香承、日本鐵壺,人生何處不相逢啊,正是器工坊。

  小小的展位,確實大乾坤,攀談幾句,幾位姑娘很客氣的請我進入展位裡坐下聊。細看展品,不少都是非常精美的高端藏品,其實並不適合在這樣人流速度如此快的展會上銷售。細問緣由,才知道其中大有道理。

日本明治時期銅質景泰藍四方龍紋香爐

  這次他們帶來這幾件瓷器、漆器,琺瑯彩,是因為這幾件都是有中國的文化元素在裡面的,比如這次帶來的一件藏品,在日本叫七寶燒,其實就是中國的琺瑯彩。它也是仿照我們的琺瑯彩工藝製作的。包括他們的青瓷,無論是工藝還是風格,都是受到中國瓷器的巨大影響的。還有日本特色的漆器,最早也是從中國起源,流傳過去的。

日本夢工坊明治初期佳音蒔繪漆盒

  “如果我們去日本的話,可以看到,從中國流傳過去的茶文化和香文化被傳承的非常好,有各種茶道、香道體驗,包括民族服裝,傳統文化周邊產品,比如扇子、簪子、梳子、手袋等,都傳承並且發揚的很好,而且在日本,傳統工藝不僅僅是收藏品,更是實用器。”一位器工坊的姑娘如此說。

  扶蘇對漆器癡迷已久,但對中國漆器現在的現狀卻是喟然長歎,無可奈何,和文玩展上幾位器工坊的姑娘看法相當一致。現在中國的漆器走向了收藏化,越來越高大上,已經不是漢朝的“無器不髹”,且不論優劣,家家都可用的時代了。

  中國當代的漆器實用器幾乎沒有,而且大漆被腰果漆、聚氨酯等大量替代,大部分漆器走高大上路線,越來越貴,漆器離普通百姓越來越遙遠,但是漆器從中國傳到日本,卻一直流傳下來了,而且不僅僅是藝術性保留了,使用功能仍然存在。

  “我們去日本可以看到許多店都有賣各種漆藝作品,不僅可以收藏,而且是實用的,漆碗、漆盤、漆盒。。。各種價位都有,總能挑到你喜歡的一款,而且還有許多周邊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