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即將於4月4開始在香港舉辦的蘇富比春拍近日在內地舉辦預展,本屆香港蘇富比春拍有總共將近25億港元估值的拍品,略低於秋拍“四十周年”時的28.8億港元,仍大幅高於去年同期春拍時的17億港元總估值,顯示出拍賣行對目前藝術市場的看好。一些重要拍品包括克拉克舊藏北宋定窯大盌、預估成…
即將於4月4開始在香港舉辦的蘇富比春拍近日在內地舉辦預展,本屆香港蘇富比春拍有總共將近25億港元估值的拍品,略低於秋拍“四十周年”時的28.8億港元,仍大幅高於去年同期春拍時的17億港元總估值,顯示出拍賣行對目前藝術市場的看好。
一些重要拍品包括克拉克舊藏北宋定窯大盌、預估成交價過億港元的芭芭拉·赫頓舊藏的天然翡翠珠項鍊、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送拍的藏品張大千荷花作品《水殿風來》、常玉1950年所作博物館級盆花系列《聚瑞盈馨》大尺幅油畫以及張曉剛1995年所創作的《血緣:大家庭3號》等。
作為中國本土春拍的首拍,香港蘇富比借助去年“四十周年”行銷出的旺盛購買力,推出一系列精品力作拍品,繼續看好本土買家市場。
MOMA送拍張大千
在傳統的中國近現代書畫拍品上,由MOMA送拍的張大千《水殿風來》扛鼎。這件由張大千創作于上世紀60年代初的作品,正值畫家技法從大寫意至潑墨潑彩的過渡期,所以屢屢以荷花為試驗。
題跋顯示,此作是張大千贈友人郭子傑之作。而受畫人於1961年把作品捐贈給紐約MOMA,該件作品曾作為張大千的代表作,參與過重要展覽。譬如張大千1963年在美國紐約最早的重要個展之一和1972年在三藩市舉辦的《張大千四十周年回顧展》。
據香港蘇富比中國書畫部主管張超群介紹:“半年前,紐約MOMA就開始有意要處理這幅中國藏品,並不是這幅畫有問題,而是博物館整體方向與中國水墨是有一定的距離,配合的展示機會非常少。拍賣所獲得的錢,將用於補充館藏的購置資金。”對此,紐約MOMA並沒有專門發表聲明,在其網上藏品目錄中,仍能公開搜索到此例。
事實上,這並非蘇富比在處理博物館送拍藏品首例,但以中國近現代書畫來看,卻是首單。此前,紐約蘇富比成功拍賣了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送拍的莫内的《麥田》,維吉尼亞美術博物館送拍雷諾瓦的《花瓶裡的玫瑰和大麗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