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拍賣資訊  > 香港秋拍成交縮水的背後

香港秋拍成交縮水的背後

2014/10/212014-10-20 08:41:41 來源: 中國文化報


摘要: 清乾隆粉青釉浮雕蒼龍教子圖罐,成交價9420萬港元上海佳士得秋拍將嘗試設計拍賣備受關注的2014香港秋拍日前落下帷幕,與今年春拍相比,本輪秋拍,多家拍賣公司的成交額均有縮水——保利(香港)和嘉德(香港)總成交額分別是8.22億港元和3.43

推薦關鍵字 香港秋拍 縮水

清乾隆粉青釉浮雕蒼龍教子圖罐,成交價9420萬港元

上海佳士得秋拍將嘗試設計拍賣

  備受關注的2014香港秋拍日前落下帷幕,與今年春拍相比,本輪秋拍,多家拍賣公司的成交額均有縮水——保利(香港)和嘉德(香港)總成交額分別是8.22億港元和3.43億港元,而香港蘇富比的總成交額為29.04億港元。在成交額整體縮水的背後,哪些問題值得關注?

  買家愈多元市場愈細分

買家群體越來越多元化、年輕化,品位也越來越國際化。本輪秋拍結束後,中央美院藝術市場研究中心總監馬學東分析說。記者注意到,在經歷近兩年的調整期後,市場日趨穩定,買家群體也日趨成熟,個性化因素對拍賣市場的影響越來越明顯。一些有著藝術教育、海外留學背景的年輕收藏家群體不同於過去大部分盲目追高的買家,他們更注重作品帶來的藝術體驗,有自己獨特的喜好和傾向。此外,很多老藏家在拍賣市場上購買藝術品的目的逐漸從最初的僅僅為了保值增值,轉向系統性收藏,比如劉益謙此次在香港拍下的張路《山水人物圖冊》,就是為了填補龍美術館這方面館藏的空白。

  買家群體悄然生變,拍賣公司也在根據市場需求不斷調整結構。記者發現,與以往秋拍專場相比,今年香港秋拍的分類更加細化,僅香港蘇富比推出的中國瓷器和工藝品專場拍賣就細分了多個小專場,其中甚至有幾個專場是以單件藝術品為名,如香港蘇富比中國瓷器及工藝品部分的拍賣,就為清乾隆粉青釉浮雕蒼龍教子圖罐單獨設立了一個專場。

  不同的專場設置有可能帶來完全不同的拍賣結果。在今年香港蘇富比秋拍細川家族藏中國藝珍專場上,清乾隆十一年《御筆畫秋山亭子》卷和清乾隆粉彩墨書御制詩圓筆筒分別以2700萬港元和1384萬港元成交。而相似的清乾隆粉彩墨書御制詩圓筆筒在嘉德(香港)中也有一件,最終成交價為494.5萬港元。這種差價的背後,實際上顯示出目前藝術品投資市場的風險,已經從最初的系統性風險,逐漸演變成非系統性風險。特別是在同類拍品有了明顯的比較之後,對於藏家來說,他們已經不僅僅滿足於擁有一類拍品,而是希望能夠擁有源於名家的精品。一位業內人士分析指出。

  在進一步市場細分之余,很多拍賣公司還選擇了以迎戰。本次秋拍,嘉德(香港)首次推出萬象·華人水墨新時代專場,呈現了香港現代水墨先驅的作品;保利(香港)開展了青年藝術家專題項目,以專題的方式,深入探究中國當代青年藝術家的成長經歷;上海佳士得則將在即將舉行的秋拍上首次推出中國當代設計典雅生活藝術拍賣兩場全新類別的拍賣嘗試。

 

當代藝術下滑當代水墨穩增

  本輪秋拍,當代藝術多項拍賣紀錄被刷新,儘管如此,當代藝術整體頹勢延續,曾在拍賣市場風光無限的老一輩藝術家的作品,在本輪拍賣中也沒有拍出很理想的價格。對此,不少業內人士均認為,市場的持續調整使得當代藝術的泡沫破滅,這是當代藝術下滑的主要原因。

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很大的一個問題在於太多的人是出於投資或者投機心理去買畫,這樣的市場本來就不健康。我們現在最迫切的任務就是去培育市場——他們真正出於喜好去收藏、去消費,應該教收藏者持一種欣賞藝術的態度。華氏畫廊負責人華雨舟在拍後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當代藝術經營者蘇先生也持相似的看法,他認為,高價的背後必須有學術理論作為支撐。前幾年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盲目衝高,卻很大程度上缺乏了理論基礎;如果這方面得不到改善,市場還將在困境中走下去。

  與不斷下滑的當代藝術市場相比,當代水墨可謂風頭正勁。近幾年,從香港蘇富比、香港佳士得到保利、嘉德,各大拍賣行都爭相開設了當代水墨的專場拍賣,一些拍賣行還為當代水墨成立了獨立的部門。本輪秋拍,香港蘇富比當代水墨專場總成交額達2480萬港元,超出拍前高估價近一倍,成交率高達95%。保利(香港)中國當代水墨之中國當代新水墨專場總成交額為1186萬港元,是此次保利(香港)所有專場中成交率最高的一場。

  對於當代水墨在市場的上佳表現,香港蘇富比當代水墨部主管唐凱琳認為,這是厚積薄發的結果。當代水墨市場多年來一直在孕育和不斷積澱的過程中,只不過一直被古代、近現代大師的光環所壓住,未能被太多人所知曉。”“市場正在尋找一種傳統與當下結合、中西兼具的藝術,而當代水墨則恰好具備了這樣的條件。保利當代水墨主管唐莉莉認為,當代水墨不僅結合了中國傳統藝術與當代視覺藝術的優勢,又兼具當下人文情感,同時價位相對較低,被資金關注再正常不過了。佳士得當代水墨專家石嘉雯則表示,水墨熱源於市場需要鮮肉市場關注點不能總停留在古董、字畫上。我們希望推廣當代水墨的世界性,引導藏家去理解和欣賞當代水墨。我們應該給藏家呈現不一樣的作品,一些還不錯的畫家由於沒有太多人認識,缺少一定的活動而不甚知名,這些藝術家正是我們真正需要去關注的。石嘉雯表示,佳士得近年來一直在做當代水墨的私人洽購展,效果很好,國外藏家對當代水墨的認可度也很高。

  青年藝術家迅猛崛起

  縱觀本輪秋拍,青年藝術家作品成為一抹亮色,尤其是70藝術家作品備受追捧,賈靄力、劉煒和王光樂等70藝術家的代表性作品均在此次拍賣中創下了個人作品的拍賣紀錄。其中賈靄力的《瘋景1號》拍出1180萬港元,在刷新個人作品拍賣紀錄的同時也躋身千萬元俱樂部。對此,香港蘇富比當代亞洲藝術部主管林家如表示,隨著一些大牌藝術家的作品價位逐漸超過藏家的承受能力,藏家的收藏興趣已開始轉向青年藝術家。

目前,市場對青年藝術家的作品需求若渴。有此傾向,一方面因為知名藝術家作品已經進入非常高的價位,而近來當代藝術市場呈現兩極化行情,導致買家也有了兩個關注的焦點——其一專注60的藝術家,因為他們的創作已趨於穩定,在美術史上的地位也已經明確;其二關注更為年輕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價格與前者相比偏低。另一方面,青年藝術家熱也得益於市場資訊的發達與媒體大量的報道。林家如說。

  在此背景下,青年藝術家成為活躍市場的重要力量。然而,在很多市場分析人士的眼中,青年藝術家作品價格漲得太快則市場堪憂。

青年藝術家崛起是一件好事情,這些青年藝術家的加入可以讓我們的視野變得更寬泛。可並不是說誰的作品上了千萬元,誰的市場就上了一個階梯。華雨舟認為,部分青年藝術家的市場來得太迅猛了一些。作為經營者,我們盼望市場有後勁跟得上。但在叫好的時候,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想想買盤有多大,到底有多少人願意出這麼高的價格去購買一幅青年藝術家的畫。如果考慮到流通,這個價位買回去甚麼時候才能流通呢?”“現在有的70’‘80藝術家在市場上馬上要被炒成大師了,這麼搞很危險。馬學東也表示。

(責任編輯:董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