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拍賣資訊 > 鬥彩雞缸杯引燃彩瓷市場五彩瓷器成收藏熱潮
摘要:瓷器的演變代表了人們對豐富生活的追求,從顏色單一、質地粗糙的生活用品逐漸演變成青花、五彩等觀賞器物,彩瓷不僅有豔麗的外表,其圖案內容常常能反映更深層的意義,也使瓷器不僅作為器物存在而加入了更深的情感訴求。中國人對美好寓意的追求以及物以稀為貴的普世規律,使得彩瓷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拍賣紀錄,2014年春拍…
瓷器的演變代表了人們對豐富生活的追求,從顏色單一、質地粗糙的生活用品逐漸演變成青花、五彩等觀賞器物,彩瓷不僅有豔麗的外表,其圖案內容常常能反映更深層的意義,也使瓷器不僅作為器物存在而加入了更深的情感訴求。中國人對美好寓意的追求以及物以稀為貴的普世規律,使得彩瓷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拍賣紀錄,2014年春拍大明成化雞缸杯的2.8億元拍價並非偶然。
清雍正鬥彩龍紋水盂( 北京保利)
清康熙五彩群仙拱壽紋高足盌(香港蘇富比),圖片來自藝術銀行
彩瓷的發源
最早的釉上五彩瓷是金代磁州窯系燒造的釉上紅、綠彩瓷器。景德鎮窯從元代開始燒造五彩瓷器。明朝宣德年間,官窯青花五彩瓷器燒成,目前僅西藏薩迦寺有藏;明朝中期開始流行的青花五彩工藝,至萬歷朝發展到高峰。
青花五彩瓷器燒造工藝複雜,先於坯上用青花料描繪出一定的紋樣,入窯燒成。再以紅、黃、綠、紫、赭等色彩描繪到已燒成瓷器上,最後再入窯以700攝氏度低溫燒造而成。五彩瓷並不是指一定要有五種色彩,可以根據紋飾的需要增減,釉下青花是“五彩”之一彩。由於官窯五彩瓷燒造難度大,產量低,傳世不多,多為小件,大件器物罕有。器形多樣,圖案紋飾以龍鳳、花草為主,並有嬰戲、八仙、魚藻等畫片。青花五彩瓷在明嘉靖、萬曆時期燒造極盛。
萬曆時期的五彩瓷器色彩鮮豔,造型多變,日本人尤為喜愛,五彩瓷器銷往日本後為上層人士所珍視,不惜重金求購。五彩瓷器色彩對比強烈,在視覺效果上與歐洲建築的居室裝飾色彩十分搭配,故在那裡也大為流行。正是由於歐洲人、日本人長期以來對五彩瓷情有獨鍾,在這種傳統的審美和收藏心態支配下,到了清末民國時期,國外古董商紛紛來華收購五彩瓷器。當時國內藏家多偏重宋瓷與永宣青花、雍乾官窯,因此五彩瓷價位也甚低。一些精明的中國古董商趁此機會大量為海外買家收購五彩瓷,造成國內的五彩瓷器嚴重流失,留存下的精品甚少,故今天的國內收藏群體難以接觸到上好的五彩瓷器,自然也就無法激發他們的收藏欲望,更談不上五彩瓷的專題收藏了。
彩瓷的文化意義
彩瓷的絕妙之處在於圖案表達出的寓意,今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中的“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之所以刷新了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除了它的稀有珍貴,還有它的寓意。
“雞缸杯”因其杯壁上畫有公雞母雞而得名。用今天的話說,“雞缸杯”就是畫著群雞圖案的外形像水缸的喝酒小杯子。鬥彩雞缸杯是明成化皇帝御用的酒杯。官窯器都是不計成本,選取最精品的進貢,其餘砸碎。流傳到現在的雞缸杯,無論胎、釉,還是型、畫工等方面都有極高水準。據說“雞缸杯”是成化帝為萬貴妃所燒,萬貴妃比成化帝大19歲,杯身兩組圖案,公雞與母雞和小雞闔家歡。一組公雞在前守衛,母雞在後覓食,三仔雞亦在尋覓食物。另一組,公雞回首,母雞獵食,三小雞相隨。雞取諧音“吉”,有吉祥之意。杯中公雞正是成化帝化身,母雞是萬貴妃化身,小雞們則有著其後代多子興旺之美好寓意。萬貴妃死後,年僅41歲的成化帝在同一年去世。
“雞缸杯”是個說不清的東西,大巧若拙,貌似平庸,就是這樣一個手不盈握的小杯,在明朝萬曆年間已“值錢十萬”,所以一直以來,“雞缸杯”在中國瓷器史上赫赫有名,堪稱精品中的精品,不僅深受歷代皇帝推崇,而且一直都是中國瓷器收藏家夢寐以求的藏品。據瞭解,到目前為止,發現存於世的雞缸杯只有19只,除4只在私人藏家手中外(其中只有3件是無瑕的),其他都收藏於博物館內。今年4月8日在香港蘇富比拍賣的“明成化鬥彩雞缸杯”便是這4只之一,而且沒有瑕疵,這足以體現其稀缺性,拍出高價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