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拍賣資訊  > 【古代也有“炒匯族”】

【古代也有“炒匯族”】

2014/7/29 2014-07-28 10:33:32 來源: 廣州日報作者:郭曉昊


摘要: “國外古代就開始高仿中國錢幣了?”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文物調查公司IBISOKU關西分公司日前發佈消息稱,在京都市下京區的建築工地附近出土了一隻陶罐,罐記憶體有4萬枚以上的古錢。其中有“開元通寶”“宣德通寶”等約50種。以現在的…

推薦關鍵字 仿鑄幣

  “國外古代就開始高仿中國錢幣了?”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文物調查公司IBISOKU關西分公司日前發佈消息稱,在京都市下京區的建築工地附近出土了一隻陶罐,罐記憶體有4萬枚以上的古錢。其中有“開元通寶”“宣德通寶”等約50種。以現在的幣值衡量,大約相當於4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4.38萬元)

  有專家解釋稱,由於礦藏等方面的差異,古代在中國跟鄰國之間,銅錢跟銀錠的兌換比例是不一樣的,因此也出現了“炒外匯”的人。“而鄰國仿鑄貨幣的差異主要在文字和銅質,跟我國古幣相比還是有細微差別的,價值不能完全等同。”

  日本曾仿製中國古錢

  “沒想到日本人也喜歡中國的古幣。”藏家李女士去日本旅遊時發現東京銀座附近有不少展示盒出售中國錢幣的古玩店,裡面有從唐宋到民國時期的各種鑄造貨幣。

  近日,日本媒體報導稱,IBISOKU關西分公司在京都市下京區的建築工地附近出土了一隻陶罐,罐記憶體有4萬枚以上的古錢。

  據悉,陶罐高約66釐米,被埋在深約50釐米的地下,沒有蓋子。每串銅錢都用繩子串起,每串有97枚。按當時的商業習慣,97枚串起來的錢幣可當做100枚來使用。出土現場位於高島屋百貨公司京都分店南側商業街的正中央。

  人們認為,這些錢幣可能是作為戰亂和天災的儲備,或為了供奉神佛而被埋藏起來的。

  陶罐出土時已有裂紋,將其分割為兩半後,放在裡面的古錢沒有散落,呈團狀置於罐內。堺市文物科一名職員說:“陶罐側面分割得十分整齊,可以清楚看見錢幣在罐中的狀態,這是十分珍貴的案例。”這些古錢大概於15世紀前後在日本流通,明朝的“永樂通寶”最多,占約12%。古錢多數為宋幣,大多在日本國內仿製。

  專家解惑:鄰國仿鑄幣自古有之

  此消息一出,便引發眾多“泉友”(即錢幣愛好者統稱)關注。有不少收藏者擔心,日本竟然有如此大量的仿造貨幣,它們中有多少回流到國內錢幣市場中了呢?和真品有什麼差距?價值幾何?

  關於這些疑問,北京保利郵品錢幣部高級業務經理王超在受訪時解釋稱,明代《瀛涯勝覽》記載“爪哇國通用中國歷代銅錢,舊港國亦使用中國銅錢,錫蘭國尤喜中國銅錢,每將珠寶易換”,這段記載說明當時中國銅錢在海外許多國家流通。

 “在明代中國周邊有許多大大小小國家,在展開國內與國際貿易時,迫切需要一種具有信用貨幣,能夠順利與別國進行貿易。明代鑄造錢幣品質佳,國家長期強盛,貨幣信譽有保障,周邊小國自己鑄幣不如從明輸入銅錢,作為本國流通貨幣來得容易。”

  他還提及一個現象,那就是古代也有“炒匯族”。“那時候有專門走私銅錢的,銀子在中國是高值貨幣,但中國缺乏銀礦,日本的銀產量卻相對比較大,所以銅錢和銀錠的兌換比率在中國和日本是不同的。走私銅錢到日本換銀子,拿銀子回國換銅錢。就跟炒外匯似的。”原來,類似日本這樣的國家,一方面輸入明代錢幣,另一方面大量仿鑄明代銅錢,和明朝的銅錢共同參與市場流通供本國商貿人士使用。

  收藏貼士:價值高低先看存量

  有收藏者認為古錢越老就越值錢,但專家表示這種看法是片面的。

  行家胡先生表示,古錢幣板塊的熱門品類要數先秦和清代的製品。先秦的錢幣因為距今久遠,鑄造、文字、風格等有特殊性,對收藏者極有吸引力。而清代離現代生活很近,而且清錢幣的形制比較大,收藏者容易接受,所以大多數收藏者對清錢都容易產生好感。

  <